四川成都:新津區加快塑造成渝數字商旅新名片
隨著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7月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揭牌,新津全域產城融合的“最后一塊拼圖”穩穩落地。作為成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數字經濟帶和綠色經濟帶的復合節點,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是新津區塑造全域功能區新版圖,打造成渝數字商旅新名片的重大舉措。加上此前布局的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天府農業博覽園、梨花溪文化旅游區三大產業功能區,新津區“兩園兩區”產業布局形成了產業緊密關聯、要素互為補充、功能相互支撐的產業生態圈基本架構。
新津區地處長江經濟帶上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之內,全域納入成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承擔著打造數字經濟帶、綠色經濟帶和公園城市的重要角色。在區位上,這里是成渝西昆貴高鐵環線重要節點,國道318線等多條國際化精品旅游線路的黃金交匯點,成都地鐵10號線以及天新邛快速路等交通動脈交匯點。生態方面,這里西鄰金馬河、東接楊柳河、南臨岷江、背靠牧馬山,規劃了33平方公里的津津城市綠心,擁有國家級濕地公園白鶴灘濕地,以及綿延15公里的牧馬山——楊柳河生態廊道。教育資源方面,產業功能區內已匯集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成都藝術職業大學等優質教育資源,其中新津機場作為通航培訓基地,年飛行時間位居全國通航機場第一。
各種政策紅利的釋放,讓新津這塊土地變得炙手可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級天府新區,使新津進入了重要戰略區位,將獲得全方位政策加持,能夠在更大范圍整合利用資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使新津獲得多重經濟輻射,將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成南四區共建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使新津邁向轉型發展前沿。撤縣設區,標志著新津正式從縣城邁向了都市,全面進入了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擴能提質的歷史新階段
今年3月23日,成都地鐵10號線新津站“TOD+5G”公園城市社區示范項目開工。TOD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是規劃一個居民區或者商業區時,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種非汽車化的規劃設計方式。成都市委書記范銳平表示,要以TOD開發優化城市功能形態,加快推進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要正式啟動新津第四功能區——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的策劃規劃。
新津迅速用全新理念勾勒出商旅區的路線圖:新基建,規劃建設以5G、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實現產業功能區數字化智慧運維;新空間,推動學區、社區、園區“三區融合”,以開放式的校園空間,與城市空間、產業空間互動發展,衍生產業集群化的多元共享空間,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新場景,在山水之間營造人城產融合的公園城市多元場景,實現“城市建在公園里,城市無處不公園”。
提及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具體的謀篇布局,新津區副區長葉尚敏表示,新津著力在商旅區落子“兩帶+兩組團”。兩帶為“TOD+”經濟帶和“山水+”經濟帶,前者將沿地鐵10號線建設新津站TOD等3個TOD產城單元;后者將在白鶴灘國家濕地公園等建設3個文旅板塊。兩組團分別為花源“商貿+”組團和花橋“文旅+”組團,前者致力“TOD+5G”公園城市社區、柳河國際藝術社區和天府新文旅小鎮打造;后者則在新經濟中心、田園綠心、通用航空基地上發力,從不同維度打造新的增長極。
新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物理+數字”雙開發模式,加快實施新津站TOD綜合開發,打造承載5G場景的城市底板,依托公園街區加載智能網聯、智慧服務賦能產業載體、品質住區植入數字管理,加快呈現“TOD+5G”公園城市未來社區。下一步,天府牧馬山國際商旅區將強化數字經濟引領城市發展,積極發展以“供應鏈+云倉儲+智服務”為支撐的新商貿產業和以文創、旅游、數字相融合的新文旅產業,加快塑造成渝數字商旅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