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城縣:特色產業園區摘“金果”
“三個品種的桃子成熟時間有早有晚,一直能賣到十月份?!笔⑾?,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栗盤村500畝桃樹種植示范園區里,成熟的和即將成熟的桃子掛滿枝頭,正領著游人采摘的果農馮坤高興地說:“種桃樹一畝地收入就能有兩三萬元?!?/span>
博望鎮是南陽市農業產業化示范鎮。近年來,該鎮結合精準扶貧,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園區,讓農民特色園里摘“金果”,腰包漲滿奔小康。目前,全鎮已發展黃金梨2.2萬多畝,成為豫西南最大的有機梨生產基地。同時發展以月季為主的花卉苗木1.3萬畝,以冬暖式塑料大棚為主的無公害蔬菜2.8萬畝,良種葡萄4000多畝,鮮桃、梅子、杏等雜果5000多畝。各園區通過強化農民技術培訓,與國家省、市、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橫向聯合,推廣了一整套種植、管理新技術,畝均效益均在1.5萬元以上,最多的達到4萬多元。
在特色產業園區發展中,該鎮注重引導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依托古鎮優勢,把著眼點放在“特”“優”“反季節”上。瞄準“望梅止渴”故事發源地的獨特優勢,發展梅子千余畝,良種黃杏、杏梅800多畝。2015年,又引進了分別在夏、秋、初冬成熟的反季節仙桃6個品種,總面積近3000畝。在專家指導下,管理環節全部采用無公害的施肥、澆水、病蟲防治、疏花疏果等技術。
鎮人大主席張學豪說,2021年該鎮將發展特色產業園區的重點放在特、精、優上,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計劃新發展梅子1000畝、仙桃2000畝、月季3000畝、黃金梨5000畝,努力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培育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真正占領現代化農業新高地,成為貧困戶脫貧的“長效補藥”、農民奔小康的“金鑰匙”。兩年后,全鎮特色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