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全省重點產業鏈第二批鏈主企業名單,20個產業鏈共47家企業入選。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入區企業西安華晟復材科技有限公司入選增材制造產業鏈鏈主企業。
作為一家從事先進復合材料自動化裝備研制的科技型企業,華晟復材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支持下,在2021年順利完成了由西安交通大學段玉崗教授團隊所主持研究的自動鋪絲技術成果轉化,真正補齊了我國航空航天先進復合材料自動加工制造的短板,一舉打破了歐美技術封鎖,實現了自動鋪絲裝備國產化替代。不僅如此,該公司還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榮獲“2022年第11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賽初創組二等獎”“創新創業50強”“西安國際創業大賽50強”“西安交通大學第2屆全球創業大賽總決賽一等獎”等稱號。
華晟復材自動鋪絲機器人 華晟復材供圖
對于成為鏈主企業,華晟復材認為這一方面和企業自身發展分不開,另一方面則和涇河新城聚焦“兩鏈融合”,圍繞新材料產業鏈提質升級的發展規劃分不開。
作為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秦創原兩鏈融合“促進器”示范區,近年來,涇河新城緊緊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發展機遇,通過發揮產業園區的聚合帶動效應,不斷深化相關鏈上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的業務合作,“建鏈”、“強鏈”、“補鏈”、“延鏈”,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推動實體產業全鏈條的轉型升級。
除了華晟復材外,涇河新城新材料產業鏈上的另一個龍頭企業西部超導就更具有代表性。
C919國產大飛機使用的即是西部超導的鈦合金材料 西部超導供圖
在超導材料領域多次突破并打破國外壟斷的西部超導,是目前國內唯一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企業,全球唯一鈮鈦鑄錠、棒材、超導線材生產及超導磁體制造全流程企業。公司主營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和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三大業務。
在涇河新城落地的研發生產基地項目計劃建設超導線材和特種超導磁體研發、中試、生產基地,占地241畝,建成后將實現年產約2000噸醫療核磁共振成像儀系統、1000噸單晶硅超導磁體用鈮鈦超導線材、200噸各類大科學工程用鈮鈦及鈮三錫超導線材,同時具備年產300臺/套高性能超導磁體制造能力,滿產達效后年產值約30億元。將有力解決我國核磁共振成像儀系統、單晶硅超導磁體用超導線材及磁體“卡脖子”問題,填補國內該領域空白,打破國外壟斷,保障產業鏈安全,確保實現全面自主可控。
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秦創原·兩鏈融合促進器示范區 涇河新城供圖
產業的變革升級為城市更新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涇河新城作為西咸新區中聚焦先進制造業的區域,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方面不斷引進重大項目和重要企業。新材料產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之一,涇河新城以此為抓手,布局全產業鏈發展,力求通過高端產業的帶動升級,為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為給予企業發展助力,涇河新城在項目招引和落地發展中著力打造重商親商環境。除了出臺一系列扶企、惠企、助企的產業扶持獎補政策外,圍繞住房、入學、就醫等多方面出臺優惠措施,還專門建立了秦創原(涇河)科技人才·企業服務中心,為各類優秀人才提供“基礎服務+專業服務”的一站式綜合服務,不斷加筑區域特色產業優勢。根據產業發展規劃,涇河新城將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成為陜西省打造千億級先進制造基地的排頭兵。(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凡)
(責任編輯:王茂林)